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压轴提及加密业 今届两大争议避谈中国话题
广告声明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我们的一些内容包含附属链接,通过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
近期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会议前强调,香港金融管理局 11 月 6 至 8 日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参与度超过去年。此次峰会吸引300名来自全球160家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参加,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代表机构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超过90家机构由其集团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亲自出席。然而,本届峰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包括一些被称为“外星人”的嘉宾就人工智能和加密资产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今届峰会两大争议点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宣传上,以「外星人」形容中外金融界星级人物,评价好坏参半。而最争议点一是,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参加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包括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国投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以及来自香港和中国的金融监管官员。这些金融界的重量级人物在会议上对中国的议题避而不谈,对于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保持沉默。
而另一个争议是记者无法接触嘉宾,在11月7日的主要峰会上,到场进行采访的记者被安排在不同的楼层通过直播观看会议。对此,香港记者协会向金融管理局发出了信函,表达了对这种采访安排的深切遗憾,并批评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新闻自由。
主峰会压轴提及加密业
11月7日是主峰会活动,而最后一场的主题研讨为「金融与科技– 顺风,逆风」,讲者嘉宾包括:Henry Fernandez, MSCI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 花旗集团行政总裁、 Jenny Johnson, 富兰克林邓普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而主持人更是请来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
该主题亦是惟一表明会讨论加密资产的演讲,延续去年峰会嘉宾讨论了创新如何颠覆现状并重新定义金融市场格局、价值主张、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一年过去,究竟发生了多少变化、各地正在引入针对创新科技、加密货币和虚拟资产的监管制度,为投资者带来什么启示、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会否成为下一个打破现有格局的新科技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