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密新路线图拟推统一牌照制度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FSTB)于6月26日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声明2.0》,概述了其正式化并扩展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下一步行动。
声明建议,由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作为主管机关,负责对数字资产交易与托管服务提供商进行发牌管理;而当这类业务由银行承担时,则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负责监管。
香港即将推出统一加密牌照制度
政府表示,此次推出的统一监管架构旨在整合数字资产不同业务环节的监管流程,消除现行制度下的监管真空与重迭,实现一体化监管。
针对资产通证化的税务优惠与政策支持也将同步扩展。香港将启动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常态化发行,并进一步推动跨资产类别的链上资产发行,涵盖ETF、商品类资产及可再生能源资产等。
政策文件指出,政府将进行法律检讨,以优化链上结算与登记制度,为通证化资产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稳定币监管框架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涵盖准备金要求、赎回机制与风险控制规则。当局亦表示,欢迎市场就政府支付场景使用已发牌稳定币提出具体建议。
在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方面,政策明确提到由数码港启动针对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创新项目的资助计划。同时,大学将深化与行业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与应用型研究。政府也将支持链上监控与执法工具的发展,并与海外监管机构协作,强化跨境执法联动能力。
通证化框架扩展计划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FSTB)表示,该政策将透过「LEAP」架构推动落地,涵盖法律改革、通证化产品扩展、应用场景,以及人才与合作发展,目标是在保持监管可控的前提下,将数字资产深度嵌入实体经济。
中国资产管理(香港)CEO甘天表示:「这为数字资产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更明确、可预期的监管框架与政策方向,特别强调稳定币以及其他通证化项目,例如现实世界资产(RWA)、基金通证化及其跨领域应用等。」
通过将通证化技术与政府核心功能(如债券发行、支付流程)紧密结合,香港正在利用公共政策引导数字资产的采用、试点与规模化推进,构建一套融合传统金融与链上金融的政策主导型落地框架。
常見问题解答:
随着监管明确性提升,配合资金扶持计划与潜在税收激励,对于寻求合规友好环境的加密机构而言,香港正展现出成为亚洲数字资产枢纽的强大吸引力。
透过推动传统流动性资产如ETF与商品的通证化,香港正试图将链上基础设施引入传统金融市场。这类资产具有透明定价、流动性高的特性,可作为低风险试验场,为推动更大范围的通证应用铺路。
香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及签署双边监管合作协议,有助于建立可跨司法管辖区执行的数字资产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