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密货币热潮导致韩国挪用公款案件激增
广告声明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我们的一些内容包含附属链接,通过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一位韩国专家指出,公众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是导致挪用公款案件数量上升的因素之一。
根据《Herald Kyungjae》的报道,韩国检察厅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与“挪用公款和背信”相关的刑事案件数量同比增长了29%。
挪用公款案件:员工被诱惑投资加密货币和股票
2023年,韩国检察厅共处理了3966起挪用公款和背信案件,而2024年的数据尚未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不包括涉及“遗失财产”的“简单挪用公款案件”,也不包括庭外和解的案件。
因此,实际发生的挪用公款和背信案件数量可能更高。
《Herald Kyungjae》采访了东国大学的兼职教授、犯罪学博士Park Ki-tae。Park教授曾担任韩国国家警察厅审计办公室主任,目前是一家挪用公款检测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表示,许多韩国企业的挪用公款预防系统薄弱,并指出:
“新冠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越来越多的员工被诱惑进行股票、赌博和加密货币等投机性投资。”
Park教授还指出,随着“非面对面数字金融交易”数量的增加,挪用公款的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案件数量快速上升
报道称,数据显示,韩国检察厅现在平均每天处理约11起挪用公款和背信案件,相当于每两小时就有一起案件发生。
报道称,韩国正在经历“挪用公款的黄金时代”。
数据显示,去年有216名公民因挪用公款和背信案件被捕。
此外,涉及金额超过5亿韩元(约合34.4万美元)的挪用公款和背信案件数量同比增长了约40%,达到612起。
2024年案件数量可能进一步上升?
2024年的新闻报道表明,明年的数据可能会显示案件数量进一步上升,并且与加密货币的联系更加紧密。
去年12月,一名银行员工因挪用公款购买加密货币被判处15年监禁。
此前,一名公务员盗取了价值280万美元的公共医疗保险基金,并将其转换为加密货币后潜逃国外。该公务员后来在菲律宾一家高档度假村被捕。
本月早些时候,一名在职律师因挪用公款和欺诈指控被起诉。官员怀疑该律师与其他五人运营了一个价值790万美元的“诈骗币”销售平台。
免责声明:加密资产高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信息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您可能面临全部本金损失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