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支持智库发文提及比特币 指有效对抗美债违约

中国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近日在其微信公众号转发一篇题为《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理由》的研究文章。文中指出,美元因赤字扩大、通胀高企与实际利率下滑,正逐步失去对全球央行的吸引力,而黄金面临挑战之际,比特币正在从“投机工具”转向“战略储备资产”,其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文章或暗示中国重新审视比特币政策
考虑到 IMI 附属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其顾问团队包括来自央行、财政部、发改委与外交系统的高级官员与专家,文章所释放的信号不免引发市场对中国政策态度转变的联想。
虽然中国目前仍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但此类官方智库开始积极讨论比特币,或暗示其在全球货币格局中被重新审视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对冲美元霸权与提升金融自主性方面的潜在角色。
文章7大角度分析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理由
美元吸引力下降,央行寻找替代品
- 美国财政赤字、货币超发、美债收益下降削弱美元地位。
- 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同时部分国家尝试布局比特币(如萨尔瓦多、挪威主权基金)。
比特币 vs. 黄金:数字时代的储备资产
- 比特币具备与黄金类似的储值属性,但更难伪造且可自我验证。
- 通过电力“挖矿”赋予比特币稀缺性和抗审查特征。
应对危机的表现
- 比特币在某些金融危机中表现优于传统资产(如银行危机、金融制裁期间)。
- 但短期波动仍远高于其他储备资产。
抗通胀与长期保值潜力
- 固定供应机制(减半制度)赋予其抗通胀能力。
- 价格走势与通胀预期存在相关性,但尚无法确定其长期对冲能力。
投资组合多样化
- 比特币价格与大多数宏观经济因素(利率、增长)无关,具有分散风险的潜力。
- 在某些时期与股票相关性上升,但整体仍低于其他资产。
无违约风险、自我托管
- 不依赖第三方,不存在违约风险。
- 可规避金融制裁及托管争议(如委内瑞拉黄金被英格兰银行冻结)。
流动性与地缘政治特性
- 比特币流动性高于许多受资本管制资产。
- 可在政治风险高的地区作为资金出路。
- 研究表明,比特币收益与地缘政治风险指数相关。
更多文章
作者列表
+ 66 更多
2M+
全球活跃月用户数
250+
指南和评测文章
8
在市场的年资
70
国际团队作者